【社會聚焦】「演藝之都」應以改善中小微企營商環境為導向


中華產業文化促進會理事長何偉新
「演藝之都」應以改善中小微企營商環境為導向 


「演藝之都」涵蓋範圍和整體方向未明,就此今年年初曾有媒體作出詢問,當局回應「深知不可能一步到位,正全方位推進中,向理想目標進發。」多年來關注澳門文化產業的中華產業文化促進會理事長何偉新表示,去年行政長官在立法會表示澳門要致力建設「演藝之都」,並正由國家有關部門作評估,有信心獲得通過。事實上隨著六大綜合旅遊休閒企業過去投資優質服務、場館設備,吸引了各地藝團、歌手來澳演出,其音響、光影設施等均為表演者、市民及旅客帶來良好體驗。

他引述數據指出,隨了場館設備,旅客來澳體驗也是十分重要,「例如『食、住、行、遊、購、娛』等六大項旅遊產業,201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澳門為『創意城市:美食之都』,《香港澳門米芝蓮指南2023》中有44間澳門餐廳上榜;從旅遊局旅遊業概覽2023年11月顯示,澳門五星級客房達28,784,佔比客房總數59.5%,且2023年第二季起,酒店入住率均超過80%;而統計局2023年首3季零售業數據顯示656.8億元,對比2019年首3季564.2億元,提升了16.4%;上述各種數據,以及澳門有著『一國兩制』良好基礎環境,將與其它城市差異化建設『演藝之都』。」

以產業鏈思維聚焦行業所需
對於如何打造「演藝之都」目標,何偉新引述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在立法會施政方針辯論中提到,將通過舉辦大型演藝表演及體育賽事,加強與其他企業合作,吸引更多旅客來澳消費,推進產業發展。然而澳門「演藝之都」包括表演、音樂、藝術等,形式上可以是室內外演唱會、音樂會、劇團表演、工作坊,對此,他不禁提出疑問,「這就需要政府告訴社會『演藝之都』內容是甚麼?推動民間、業界討論相應政策、資金、人才、硬件等優劣,政府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,共同期望達到怎樣的目的以及成效。」

他進一步指出,過去澳門雖然沒有「演藝之都」稱號,但演唱會經濟早已存在,如若產業化,理應具備產業鏈思維,「若從大企業來看,他們有相應人力資源、過往經驗,製作承接各類演唱會、表演活動等,但從小微企、業餘愛好團體來看,他們的營商環境就需要更多支持,例如過去有多少個業餘愛好劇團成為職業劇團?他們面臨排練場地空間缺乏、演出場地有限、座位數量不多、票務場次不足以回本等;又如澳門本地藝人歌手,大多前往鄰埠發展,再回流澳門推動事業。」

他認為,作為一個產業鏈,如澳門「五階梯房屋」一樣,微小企業、愛好團體也需要各階段營商環境支持,提供必要的試錯機會及政策扶持,「畢竟北京、廣州均有以『演藝』作為城市文化建設的目標,當地除了積極打造場館,還有高校教師作人才支撐,對外交流頻繁,打造具當地特色的演藝內容,澳門除了向外求取表演者,也應藉此思考如何善用及宣傳本地演出劇團,把差異化建設落到實處,推動澳門演藝人才、內容走向區域、國際。」

框架需要驗收制度
回顧當局在施政辯論上指出,「《澳門文化產業發展政策框架》今年(2024年)完結,政府會重新檢視,由於當時沒有『1+4』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,相信明年重新檢視後,文化產業發展政策框架會更貼合產業發展。」

何偉新直指,演藝範疇早在《澳門文化產業發展政策框架》有所體現,然而其成效指標難以具體呈現,「《框架》由2014年開始,5年為一個階段,將於2024年結束,讓我們先看看《框架》效用,在2019至2024年《框架》中4.3.3搭建文創服務平台,支援文創企業發展,其中4.3.3.2.『為遊客提供資訊平台,方便即時查詢文化旅遊、文創產品及服務的資訊,從多方面進行推廣,實現全方位無縫對接需求與供給。』這方面全方位無縫對接需求與供給是指哪個平台呢,用戶數量及成交金額是多少呢?

而4.3.3.4.『增加對初創文化企業、藝人等的扶持和資助力度,提供諮詢、拓展市場等服務。在融資、公共技術平台和戰略合作機會等方面提供幫助,並著重後續跟進與實際成效評估。』這方面著重後續跟進與實際成效評估從哪裡可以看見呢?服務了多少企業並得到融資呢?融資是版權融資還是質押呢?」

為此,他直言「框架不僅是框架」,期望能量化海內外認同的指標,做好權重、監測及統計等工作,形成一種驗收制度,解決文產發展問題,才能切合推動政府部門、文創業界雙方配合,加快「演藝之都」產業化的步伐。

參考各地打造「演藝之都」策略
何偉新指出,北京由於是我國首都,在網羅全國人才、藝術家、藝術團體方面具有一定吸引力,以及當地超過2千萬人口,市政府亦著重建設風格獨特、功能精細、類型多元的演出空間,並逐步推出藝術基金、排練中心、服務平台等全鏈條扶持精品藝術生產,6年來,累計資助650個項目,資助金額達6.56億元,累計支持推出250余部大型舞台藝術原創作品。

而廣州也銳意發展國際「演藝之都」,分別從創作、演出、消費、會展等維度提出打造「四個中心」,其中會展方面,提出要辦好「中國(廣州)國際演藝交易會」、「廣州演藝交易會」,至今舉辦多年,吸引了眾多國家及地區參與,過百演藝機構、過千劇目,以及延伸燈光、美術、設備、機械、美妝展,把廣州打造成為國際演藝產品集散地。從上述可見,當地除了積極打造場館,還有高校教師、人才支撐、資金配套、政策配合,對外交流頻繁,打造具當地特色的演藝內容,以及延伸全產鏈方向。這些都值得澳門各界思考「演藝之都」與鄰近區域差異化發展方向,把差異化建設落到實處。

他強調,爭取成為「演藝之都」,有助澳門社會經濟更進一步發展,各界自然對此有更高的期望,回顧澳門至今擁有眾多稱號及規劃,包括「世界文化遺產名錄」、「澳門歷史城區」、「⼈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」、《世界記憶名錄》、「一中心、一平台、一基地」等,以及參與國家重大戰略,包括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、粵港澳大灣區和「一帶一路」建設等,可見澳門並不缺乏機遇,需要的是更好善用各種優勢,讓業界有參與感,讓市民有更好的獲得感。

結語
本澳有著中西文化薈萃、國際交流廣泛優勢,國家賦予澳門「一基地」的發展定位,擴大本澳對外交流的渠道,作為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重要路徑。雖然當局自今年開始推動各項大型演唱會、國際演出項目落地,為社會帶來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,然而從「演藝之都」定位整體而言,仍然需要有待進一步制定整體規劃和階段性部署,做好文化領域之間的「1+N」協同作用,圍繞文化展演、人才培養、文創品牌等元素推動產業發展。

長遠地注重本土文化和演藝事業的深度結合,推動本澳文化產業走深走實,支持打造具有標誌性的演出項目,讓「演藝之都」成為澳門文化旅遊的賣點之一,充實「一基地」內涵。與此同時,亦應儘快做好硬件設施,儘快落實另闢場地建成對標國際舞台的硬件場地,平衡好產業發展和民生所需,在推進澳門成為「演藝之都」的路上取得雙贏局面。



回最頂